光热电站建设应注意的环境问题和应对措施
俄罗斯、中亚、非洲总体上还是在恢复的过程中,勘探开发投资目前依然处在降低的水平,没有增加。
大庆油田上下紧紧围绕十三五重大专项,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攻关实现新的突破。注水量年增幅为负1.46%,10年来首次实现负增长。
水驱占比达到65.5%,为5年来最高水平,其中低成本的未措施产量超产23.3万吨,进一步突出了对原油生产和效益开发的支撑作用。大庆油田开发系统干部员工坚持把精准要求贯穿油气开发全过程,从方案、设计到实施,从区块、层位到井网,每个方面、每项工作都加大优化调整力度,油气开发再上新台阶。三采驱油效果持续改善。非均相复合体系和插层聚合物复合体系,室内实验提高采收率15个百分点以上。微幅构造、复杂断层、窄小砂体等精细刻画技术,剩余油量化描述技术进一步发展,为水驱精细挖潜、聚驱优化提效和复合驱规模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撑。
生产组织运行顺畅高效。今年是大庆油田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关于大庆油田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的意见》,编制实施《大庆油田振兴发展纲要》,稳步推进三年滚动规划的第一年,油田开发系统干部员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当好标杆旗帜为根本遵循,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油田开发效果不断改善,取得了许多新进展、新突破和新成效。因为有些大公司在常规油气田开发方面已经处于淘汰阶段,拿出来对外合作的只占常规油气的26%,这是最好的时期。
中国公司如何适应?当然除了降低投资成本,还对投资期望抱以新的期望,需要中国给它们带来新的效益、新的好处。如果常规油气拿出来对外合作的机会少,这些大油气公司有能力、有智慧、有资金,它会向深海非常规方面走。中国公司现在还有相当一部分资产在油砂项目上,我们应该怎么办,值得认真考虑了。现在社会上有两种说法,由于新能源的发展,电动汽车的发展等各种因素,尤其是在低价时期对油产生了怀疑,认为油的末日到了,还有人写了一本书叫《最后半桶油怎么办》,他认为石油的使用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五、油气上游勘探开发市场整体来讲走出低谷由于工程技术服务市场正在恢复的过程中,勘探开发的投资增加还达不到要求。但是和印度相比较,我们在炼油行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炼油行业的投资要非常审慎。
换句话说,大公司选择项目很精明,它们整个项目只占整个数额的1/11,但是它们的花费是整个交易额的1/3,它的储量是整个交易储量的45%,从这三个数可以看出来,这些国际大公司经验丰富,在并购的效率方面很高。油气市场供大于求,区域供需平衡,这是未来两三年的大趋势,国际油价从2014年以来连续三年低价徘徊,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回升,2017年布伦特原油均价是54.7美元/桶,WTI是50.9美元,2018年有望上升,估计均价在60美元左右,也许到65美元,因为没有专门油价,即便到了70美元,它也不是反弹,它也是逐渐平衡的过程。现在比较多的专家预测到70美元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大,原因有三个,一是美国的增产势头很强劲,整个全球原油的储备并没有消减多少,特别是提出来税改方案之后对抑制油价上涨起到很强劲的作用,美元上升对油价的影响要占到20%左右。因为只有油气产业才能够推动新能源加速发展,也为新能源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铺设了一条更加平稳的桥梁。
中国和印度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技术不断进步,成本在逐步降低,已经具备取消补贴的情况下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这么大的幅度,反应了这些大公司的经营水平和技术水平。曾兴球认为,在能源大家族里面,油气肯定是大兄弟。我国有几个大的民企炼油厂,投产规模都超过4000万吨,我国的炼力很快要超过8亿吨,但是我国的成品油出口收率各个方面都受到阻碍,所以炼厂的效率比较低,国内淘汰炼力的任务很重。
2017年全球勘探开发投资3820亿美元,仍然大大低于2014年以前高水平的投入,最高曾经达到过7000亿,也就是说38现在的水平距离高水平还差得很远,正在恢复中,也许2018年会超过4000亿。世界三地平均开工率是85%,但是在OECD国家超过了90%,最高达到94%的开工率,而中国的开工率虽然有所上升,现在我们还不到74%,只有73.7%。
天然气就更多了,按照美国油气杂志公布的最新数据,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有196.8万亿立方米,按照现在每一年产量大概3.65万亿方左右,预测的是3.62万亿方,2018年有可能达到3.7万亿方,按照这个产量至少可以产54.6年,但是天然气的勘探程度很低,起步比较晚,地下的可采储量至少是现在探明储量的两倍,现在可以采五十年,两倍就是一百年,还不包括非常规,所以有专家预测过天然气开采两百年以上没有任何问题,世界储量十分的丰富,这是物质基础。这3000万吨主要是中国增加的,照这样,我国炼油的公司投资会吃苦头,所以要调整投资结构,要提高投资的水平,再建和拟建的项目一定要重新进行风险评估。
跟煤炭相比,油气的质量更加清洁、更加低碳。生产天然气大概是3.7万亿方,增长了2.7%,也就是说天然气目前还是供略大于求的,但是油价的增长拉动了天然气价格的增长,所以天然气要想涨得很高也很困难。单纯从经营水平来讲是不够的,一定要看到它有本事、有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第六,全球炼油能力持续增长,到2017年12月份为止,全球炼油能力已经达到49亿吨。特别指出的是,2017年巴西开始的深水招标获得了成功,有可能由此拉动世界油气勘探开发市场逐步走向新的轨道。所以希望在上游寻找机会的公司,今年完全有机会做一些新项目的评价。
俄罗斯、中亚、非洲总体上还是在恢复的过程中,勘探开发投资目前依然处在降低的水平,没有增加。尤其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这些大公司,要向这些公司好好的学习。
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化集团原总地质师曾兴球近日出席由中国投资协会主办,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承办的2018中国能源投资发展论坛时,作了题为《2018年油气市场走向和展望》的报告。二、目前油气市场应该是全球经济总体开始向好油气行业在全球经济总体向好的前提下,油气消费稳中有升,能源转型势头强劲,油气在能源转型里面起什么样的作用?预计2017年能源总消费量达到130亿吨油气当量,同比增长1.3%。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从资源型向资本型转换,资本的性质、资本的效率已经完全不同,要研究战略,要研究市场,要创新技术,要锻炼人才,只有全面提高我国的水平,我国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才有可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中国公司的作用。现在美国的原油已经出口到了31个国家,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第二大原油出口国,不知不觉地已经接受美国的原油,接受美国的LNG,已经成为美国出口的第二大国。
三、全球的油价到底是什么样的走向价格决定产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全球油价在逐渐稳定中回升,逐步回归到理性,一定不是反弹。新加坡、美国、墨西哥湾的炼油毛利率分别达到6.18元,美国赚的最多9.76元,我国低于5元,所以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要奋起直追。因为天然气的消费速度增加很快,2017年全球天然气消费大约是3.62万亿方,比2016年增加了2.2%。比如二批储量,过去曾经卖到过十几元,去年只有5.28元,中国公司出去买东西总是比平均价格高一些,这说明我们的竞争力有限。
其中化石能源总的消费量是110.8亿吨,同比增长1.2%,和能源增长同步。一定要向参与管理向参与治理转型,参与管理和参与治理有本质的不同,治理是整个长远、宏观的管理,管理是指某一个项目,某一个区域性的东西,短期之内要调整。
按照国外的数据直接计算,我国石油至少还可以开采57.6年。七、油气资产并购由于经济回暖,油价开始趋于理性,过去的基金炒作受到了遏制,华尔街也是有功劳的,这几年对遏制基金炒作做了很多工作,很有效果,所以现在投资者不要担心基金炒作。
荷兰、挪威、德国、法国陆续都推出了淘汰燃油汽车的时间表,最长的到2050年,最快的2030年,这是油气和新能源之间的关系,也在促进汽车行业转型。资源国对资源的管理更加严格,2018年有可能低于这个数,可能在18%左右。
一、世界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分布范围很广华信能源是个很好的案例,华信看到了世界油气市场发展大的趋势,分布范围很广,开采的潜力很大。四、全球天然气的价格已经触底反弹因为油价上涨,天然气和油价直接挂钩已经三四年,而这个挂钩的斜率在逐渐降低,和油价更加同步,现在天然气价格可能比世界天然气联盟设计得还要理想。2018年、2019年可能大公司在资本支出方面会很谨慎,他们要观看和观察,油气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可能投资的趋向也要倾向于新能源方面的投资,已经开始有了开发新能源的计划,从而变成一个综合性能源公司。非化石能源是19.2%,可以看出非化石能源的增长速度是2.1%,油气的增长速度是1.2%,非化石能源增长的速度是化石能源增长速度的1.8倍,清洁能源消费的增速明显大于化石能源,说明世界能源转型的大趋势无法阻拦,新能源很有前景,但是眼下遇到了很多困难,需要油气产业给予填补不足。
大公司的参与度也提高了,一共并购了31起,这31起花了350亿。受低油价的影响,从去年起开始了招标,今年有可能在墨西哥湾进行第四轮招标,非洲、西非深海也开始拿出新的区块,这些深水项目投资额比较大,也许2018年上游投资会有一个较大的增长。
世界预测的石油至少4400亿吨以上,剩余可采储量2200亿吨。所以使用油气是当前一次能源消费里面的主打产品。
2017年全球油气并购市场完成交易360宗,交易额达到了1700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了21%,这个幅度很大,说明市场的反应很灵敏,储量交易价格现在还处于低价位,但在2018年6月份以后就不一定了,机会窗口只有半年时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美国油气杂志提出,新能源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是现在必须充分的发展油气产业。